【总结】企业采用多云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现在企业上云已成共识,甚至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使用多个云平台的好处。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采用多云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竟是缺乏可靠的管理工具。这让企业 IT 团队在私有云、公有云甚至混合云平台间切换时,往往无法统一协同,引发资源消耗。所以说,当企业奔向多云的道路上,还要看管理工具是否能够及时跟上。
为什么要上多云?
当前企业需求已超越了原有的云应用,开始构建利用 AI、物联网、区块链、无服务器的云原生解决方案,而这就需要集成平台、行业解决方案和多云策略。
多云策略是企业仅利用各个云平台的最佳部分,并将满足其特定需求的基础架构混合在一起。此外,也许最重要的是,可以配置多云环境来提供快速故障转移功能。即使一个主机发生故障,业务运营也可通过立即切换到已经并入多云系统的另一个平台继续全速运行。另外,使用单一云提供商的风险还有被绑定情况,企业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轻松卸载应用程序,或将应用程序迁移至其他云提供商,或内部部署等。
如今利用多个云提供商的长处来满足具体应用的需求,显然已变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杀技。
多云管理工具挑战
既然企业需要多云,是否 IT 部门将不同云的管理方法拼凑起来,就能实现多云管理了呢? 当然不可行。实际上,管理多云工作负载的企业遇到的典型问题不仅仅是虚拟机散乱现象 (VM sprawl),而是跨越多个位置的虚拟机散乱。此外,由于负责各类云的团队不同,彼此分开工作,多云采用者也面临着创建孤岛的危险。
同时,由于每个云都有自己的基础架构配置、API 和服务,企业要将应用程序迁移到多个云,必须为每个环境自定义配置应用程序并编写特定于云的脚本,这无疑是一个既昂贵又复杂的过程。
多云采用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还有安全。由于每天云端都会生成大量数据,如何确保元数据的一致性就相当关键。这时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快速变化的业务流程如何影响集成、身份管理和合规性等问题。
不仅如此,国际企业的高管还必须应对处理存放在多个国家或地区数据的额外挑战。因为创建跨国分布的多云策略往往需要遵守云数据最终所在国家 / 地区的特定规则和法规。
多云需要怎样的管理工具?
面对上述挑战,无疑需要有一套专属多云管理工具,才能针对多云环境进行有效监管与业务支撑。比如,解决虚拟机散乱问题,就要多云管理工具来帮企业 IT 部门更严格地控制 VM 部署,避免成本支出失控。而为了防止信息孤岛,多云管理工具可使整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能够查看所有与云相关的服务和活动,提高效率并消除不必要的开支。
专门的多云管理工具还可以管理多云环境中托管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来简化应用的迁移。而伴随云安全的日益复杂,多云管理工具应该能够安全地处理承载不同级别的授权,包括身份和访问管理,来确保跨云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多云管理工具更应该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来支持一系列不同的技术和提供商协议。如需要支持云 VM 部署、存储、网络、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容器技术和分析等等,而从云的角度来看,还必须支持主要的提供商:AWS、Azure 和 GCP,以及常见的虚拟化技术,如 VMWare、Xen 和 Azure Stack 等等。
而且多云管理工具最好能够将各云平台的任务窗口集成到一个界面下管控。在多云管理工具中能够实现从云端迁移,迁移至云端,双向访问以及无故障集成到企业的现有基础架构中等特性。简言之,企业必须能够轻松、安全、经济地从云端访问数据。
简化计费则是多云管理工具可提供的另外一个好处。因此只有兼顾多个云提供商,提供定价模型、安全性和合规性策略,服务级别协议 (SLA) 和支持策略的多云管理工具,必将为采用多云的企业所追捧。
现在有谁弄多云管理工具了?
根据云管理平台提供商 RightScale 发布的 2017 年云状态调查显示,现在约有 85% 的企业已拥有了多云策略,要高于 2016 年的 82%。然而目前市面上对于多云管理工具的选择仍相当有限。
不过随着思科、RightScale、VMware 和 BMC Software 等供应商开始提供更为可用的、可帮助企业全面控制多云环境的工具,让上述情况已开始发生了改变。相信不久将来,人们将很快看到对于多云平台的便捷管理。
结语
企业要拥有一套完整的多云管理工具,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不应该阻碍其建立一个拥抱多云的基础架构。因为企业在云方面的未来取决于其开放性和跨不同技术平台随时切换任务的能力。多云,作为跨私有云和多个公共云的服务模型,无疑对基础架构、平台和软件组合提出了新要求,而它也在等待一位靠谱“专职管家”出现,来完成各类云平台的统一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