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的 B 面:另类玩家
“我沉寂了很多年,这就是人生阶段,会经历事情,会(有)低谷,然后认知才能成熟。”今年 7 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55 岁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这样描述过往经历,没有激动、没有不甘,只是有些遗憾“花那么多年才成熟”。
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毕业的张朝阳,潜意识里总有一种自己是“聪明人”的优越感,他也确实凭借着自己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后来办成了搜狐,成为“中国互联网教父”。
不过,理工科出身的张朝阳对商业始终表现得兴致索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赚钱这个事始终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对做成一件事比较感兴趣。”
闲暇时候,张朝阳喜欢读人文书籍、做运动,以及参加娱乐活动。在中国互联网圈中,张朝阳“跑步、瑜伽、登山”三大兴趣爱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你会看到他在北京零下 10 摄氏度的街头赤裸上身跑步,也会看到他在电影《煎饼侠》中练瑜伽,甚至还有他攀登西藏启孜峰等新闻。
“看起来张朝阳是在用目前最先进、最流行的一个方式跟大家去互动,但是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知名媒体人、前《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认为,“张朝阳可能是所有互联网英雄里面把技术、商业和人文,或者说社会责任、价值观这样一些调调搭得很特别的一个状态。”
事实上,这些夺人眼球甚至有些哗众取宠的消息都是张朝阳的一种营销方式。只不过,他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商业手段有效结合了起来,并将二者的利益最大化。
1 攀越高峰
1995 年 10 月,张朝阳回到中国创业。
两年多后,“搜狐”正式成立,张朝阳也迅速开始拓宽公司“护城河”,推出手机短信、彩信等产品。2000 年,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 16 美元,上市市值达 4.9 亿美元,成为彼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杰出代表和当之无愧的霸主。
“少年得志”的张朝阳很快站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巅峰,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他十分享受在聚光灯下表达自己,也很乐意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甚至主动制造话题供人们讨论。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与他最先为人熟知的爱好“登山”有关。
早在 2002 年,他就与王石登上了海拔 5355 米的四川四姑娘山雪山大峰顶峰。之后每隔一两年,张朝阳就会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声势越来越大。
2003 年,为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 50 周年,搜狐公司冠名的“2003 中国搜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对整个登山活动全程彩信直播报道。
张朝阳后来用文字记录下了那段经历:“是类似野人般的生活,尽管有着最先进的服装与设备。五月四日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从 6500 米前进营地的炊事帐篷,提着冻僵了的脚返回地处 6520 米的单人帐篷,我必须大张着嘴,从冰冷的狂风中汲取氧气,以产生腿部力量向上攀爬而不至于被风卷走。”
在他看来,单只是虚荣心无法支撑他们面对如此极端而危险的挑战,“登山是一项运动,但它决不同于如网球与高尔夫之类运动。选择并坚持高山探险,就是选择并坚持一种人生态度。”
诚然,登山是张朝阳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但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炒作之嫌。他后来在接受秦朔采访时也坦言,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好,“媒体宣传、制造事件,以及制造一些包括‘雪山之秀’、登雪山一系列(事件),这个是早年我很 enjoy(享受的),后来我也 enjoy(享受)我出名的状态。”
也由于热衷营销的风格被带入到工作中,这期间张朝阳对公司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投入精力有所欠缺。重新审视那段日子的时候,张朝阳自言:“我本人当时转型还不够,还在享受名人效应、营销效应,自己花在产品上的时间还不够,导致产品开发节奏、质量控制、体系架构有一定缺失,也因为这个缺失丢失了很多人才。”
2 独自修行
经历了初期的“高光时刻”后,2008 年起,张朝阳就因为身上所背负的巨大光环变得痛苦,对社交产生恐惧,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得不暂停工作。
张朝阳的“缺席”也让搜狐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会:搜索业务被百度抢了先,社交网络方面不敌后来者腾讯,电商业务更是直接放弃。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大洗牌——以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逐渐落后,BAT 成为了行业龙头。
2010 年,张朝阳宣布复出。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将搜狐带出困境,就在 2 年后因抑郁症再度闭关。直至 2013 年 1 月,他发表了一篇微博,宣布“重新进入地球”。
那段时间,张朝阳缓解焦虑和压力的一个方式就是练瑜伽。他曾说:“有的人做瑜伽不懂得如何调节工作生活中的焦虑,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的生活工作将会调高好多倍,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2008 年恰逢北京奥运,张朝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就展示了他的瑜伽功底。2010 年 8 月,张朝阳做客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时再秀瑜伽技能,身穿花衬衫、修身牛仔裤的他能够轻松完成“战士三式”,且动作标准。多年后,深知老板瑜伽功底的搜狐员工,还安排张朝阳本色出演了一把《煎饼侠》。
不过,瑜伽和运动能起到的只是辅助效果,在张朝阳自己看来,要解决焦虑需要有自我毁灭的内在思考机制,“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行为应对模式做改变,我们才可能会避免陷入深渊。”
从焦虑中走出来的张朝阳如今已经能够自然地分享那段经历。他认为,焦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焦虑的产生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对问题的反应机制。
“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在悬崖上走,稍微不小心、步履稍微踉跄一下,可能就摔下去了。”张朝阳还引用了第三代行为心理学的观点称,每个人都可能有抑郁、强迫等状态,甚至不是一种病态,而是每个人很容易就陷入的一种状态。
他通过到美国找心理医生、大量阅读心理学书籍,成功摆脱了病症的困扰。“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把一些心理学的东西介绍到国内来,真的是非常好。”张朝阳说。
3 跑步前进
2013 年重新出山的张朝阳一改往日“缓和”的作风,逐渐开始变得果敢。
“现在(对于公司)的管理风格确实跟以前(2010 年、2011 年以前)不太一样,”他向媒体透露,现在媒体采访很少,会花更多时间看产品、技术,做 tough decisions(艰难的决定)。
张朝阳将新一轮的复出形容为“看什么料做什么菜”。他指出,“我本人和我们(公司)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的知识和准备是非常充分的。你就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力,而且你认真做、坚持下去,推出好的东西,消费者最后一定会买你的账。”
按照张朝阳的判断,互联网的争夺主要集中在入口和视频两个部分。当时,搜狐的盘子可以分为四各部分:资讯、游戏、搜索和娱乐,搜索即入口,娱乐即视频。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联和机会,张朝阳就开始加码视频业务,一方面力推自制剧,另一方面发展直播业务。
不同于 20 年前人人追赶的盛况,如今搜狐更多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喊出的口号是重回“互联网中心”。而张朝阳似乎也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开始适应追赶这件事,甚至新添了一个爱好——跑步。用张朝阳自己的话说:“爱上跑步是经过多年对人生的思考。”
2013 年 4 月,他开始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的跑步进程,并于一个月后(5 月 19 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 42 公里(全马)。
事实上,张朝阳爱上的是跑步时挑战自我的感觉。跑完全马后的张朝阳向澎湃新闻说:“以前我人生走得太顺了,这个世界对我太好了,总是觉得人生应该寻找快乐,不太去忍受痛苦。现在我觉得只有忍受了痛苦才能体会到快乐,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感到快乐。”
之后,张朝阳完成了越来越多“全马”,他的总奔跑里程超几千公里。
2015 年以来,搜狐还举办了十多季“搜狐新闻马拉松”活动,由张朝阳亲自带队去到吉林长白山、丽江玉龙雪山、青海湖、日月潭、北海道等国内外胜地,同时邀请了王凯、张雨绮、佟大为、潘石屹等大牌明星和企业家加盟。
众多大咖未能带火“搜狐新闻马拉松”,但他本人于 2018 年 1 月,在北京零下 10 摄氏度的天气赤裸上身晨跑的图却火遍网络,让人忍不住感叹其强大的毅力。
为了庆祝搜狐成立 20 周年,他还带领员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 20 公里,“搜狐还在路上,跑步也意味着重新出发。”
只是,搜狐的股价在 2013 年短暂上涨后就一直震荡下滑,目前已较发行价跌近 40%,市值不足 4 亿美元
4 文艺青年
有人说,张朝阳还是当初那个“少年”,热爱跑步、意气风发,但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有点文艺的人”,“喜欢跳舞,舞跳得特别好”,对文学作品也很喜欢。
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报道曾提到,在搜狐风光的那些年,张朝阳晚上是拒绝工作的,取而代之的是去酒吧唱歌或者参加 Party。他提及自己唱歌功底时称:“我音准特别好,但是歌词记不住。”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翻看几年前他参加《天天向上》的一期节目可以看到,不同于其他大佬在公开场合选曲时豪情满怀、气势磅礴的路线,张朝阳选择了一首女生歌曲——张韶涵的《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音乐一响起,他就随之用脚踩起了节拍,同时摆动头、手,整个人沉浸其中。或许是因为现场提词器存在问题,“记不住歌词”的张朝阳急得忙向导播示意,却也还跟得上音乐节奏。尽管表演存在瑕疵,但不得不承认,张朝阳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一位公司领导人的自信。
放眼整个互联网圈,张朝阳可以算得上是距离文娱圈最近的大佬之一。
其实从各类综艺、访谈节目和公开活动不难看出,相较于其他企业家低调严谨的表现,张朝阳在镜头前确实表现得更有综艺天分和娱乐精神。只是近两年,他变得低调很多,甚至不怎么在公开场合露面。
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朝阳说,“现在我更在意自己的评价,要过有意义的生活。人生给了我好的头脑,给了我好的身体,我就要把它们用到极致。人生让我做一个公司的 CEO,我就尽职尽责做到自己满意。”
过去这些年,搜狐已经与多个风口擦肩而过,但张朝阳的心态似乎已经调整好了:“中国互联网永远还处在很年轻的时代,现在急着赶路就行,不用为过去耽误的时间而后悔。”
年过五十的张朝阳已经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出个人传记时,张朝阳表示,“如果搜狐又回到了巅峰状态,很多人都在用搜狐的产品,大家普遍都感兴趣,那我可能会写一本搜狐的历史。”另外,他称可能还会将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探索与更多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