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公司将称霸未来互联网

只有平台型的公司才有未来

世间万物有一个根本规律:先有大破才能有大立。

旧生态总会不断被新生态取代,这是一种必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传统企业越来越难做了。那是因为当下恰恰就是从大破到大立的关键时刻。一大批企业正在被淘汰出局,同时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正在破土而出。

如果弄懂了其中的商业变革逻辑,你会惊喜地发现: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下面我们就系统地进行一次呈现。

传统企业越来越难?

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排队。在排一列纵队的时候,大家依次往后站立,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人的后脑勺,而看不到后面的人和更前面的人的后脑勺。

其他人如果做小动作也无法察觉,这就是传统的产业链结构——制造商需要先将产品卖给品牌商,品牌商再卖给渠道商,渠道商再通过各级经销商卖给消费者。

于是,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面对的是技术商,技术商面对的是资本,资本面对的是金融市场。

虽然是一环扣一环,但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被层层隔离。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摸清整个产业链。最大的问题来了:由于是一路纵队,所以容易出现塔罗牌效应,前面一个倒了,后面都会跟着倒下,一个环节被卡住,满盘皆输。

现在就卡在了这个问题上。由于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排在最前面的渠道商最先受到了影响,进而导致它身后的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

对于渠道商来说,由于要跟电商拼价格,打折促销已成常态,还要靠多拿货来降低自己的成本,这又导致了库存。

对于品牌商来说,虽然产品卖给了渠道商,但是渠道商的回款不能按时兑现,而且由于渠道商的打折促销行为,品牌价值大大受损。

对于生产商(工厂)来说,除了应收账款越来越多之外,用工成本也越来越高,税率负担越来越重,再加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附加值,利润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工厂倒闭。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每一个环节都越做越累、利润越来越低、每一个环节都迫切想改变,但是由于受制于上下游环节的夹持,单方面努力根本无法扭转局面。

转机在哪里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路径,给传统商业带来了危机,但同时也打开了信息壁垒,带来了新的机会。

还是以排队为例,由于信息的公开性,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可以直面其他环节了。随着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社交平台的发达,大家可以自由对接了。

于是根本性变革发生了:这一路纵队变成了一路横队,大家可 以“面对面”了。当大家一列横队站在一起,谁高谁矮、谁在做小动作都 一目了然。这时传统产业链必然发生彻底改变。

互联网把产业链从纵向拉成了横向,让大家平行、平等地站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变革。

传统商业是一环吃一环。在产品经过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 加价,然后再出货,这是一种单向的赚“差价”模式。

上游环节究竟赚了多少差价,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下游环节能赚它的下游环节多少钱,上下游环节是一种侵吞的关系,此消彼长,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

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电商的普及,让很多消费者(客户)有机会直接跟各种品牌方接触了,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客户)更愿意跳过所有环节直接付钱给品牌方(生产方),这就导致现金会不增不减地直接到品牌方手里。

那么,这时中间的渠道方和生产商该怎么赚钱呢?

所以这就需要大家之前有一个协议,按照每个环节的价值共同协定一个分配比例,品牌商拿到钱之后,再按照这个协议把钱分配出去。于是大家以契约条款为约束,组成了一条新的价值链,资源共享,彼此协作,各个环节井水不犯河水。

这时,一个产品从生产设计,直到消费者手里,每一个环节都会变得很透明。未来每一个环节能赚多少钱,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不像以前被捂着,层层保密。

面临这种更加公平、公开的商业路径,原来那种利润层层盘剥、运作效率层层衰减的纵队模式,必然要面临崩溃。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转机去升级呢?平台化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路径。未来只有一种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台化公司。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公司。平台化的本质,是帮助本行业的产业链从“纵队”变成“横队”,从而使本行业建立一种协同生产的机制。

平台化的意义,其实是给企业乃至个人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使之发挥 1+1 大于 2 的综合效应。

中国接下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型公司崛起,比如阿里和腾讯,腾讯利用自己的流量将很多公司纳入旗下,微信成就了无数自媒体人,阿里也兼并了很多公司,淘宝成就了很多店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直播平台,自媒体平台。无数个体或小团队正在崛起。

平台化转型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也适用于制造业。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这个转型呢?

首先,该企业非常专注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销售系统,后期维护。

其次,企业必须统筹运营,建立一种协同机制,要把同种的需求、资源、渠道归类整合,进行协作生产。

这里还会有二级分工,比如对于服装业而言,做绣花的专门做绣花,做印花的专门做印花,卖拉链的专门卖拉链,然后还有很多细分的分工。

于是企业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而可能是一个工厂群,但又能随时被整合。而那些下游的中小工厂本身需要一场协同化的大生产,这样才能避免碎片化的各自为营。

比如当旺季到来,订单一下子都来了,公司就可以把同类产品聚合在一起,今天你下、明天我下、后天他下,成了相对均衡的需求输入。

公司还可以根据零售的数据做精准匹配,促成零售端的数据向生产端更多地渗透,帮助生产端前置做一些计划准备。

数据互通,会使得零售和生产之间的协同效率增加,这就解决了产能过剩,使库存降到最低。

从统计学上,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便于下次提前准备,这反而 变成一个“有计划”的生产了。因此在未来,制造业的生产一定会越来越具备“计划性”,盲目、跟风、无序的传统生产秩序导致的产能过剩,可以被彻底改进。

我们可以发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计划经济”,这非常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好比“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样。

这种例子有很多,比如淘宝的“淘工厂”,就是通过淘宝这个平台整合了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再向各个工厂下单生产。

因为淘宝组建了一个协同生产机制。我曾在阿里巴巴的邀请下,专门去参观过淘宝的羽绒服生产工厂。

和传统工厂相比,它们的利润率和库存率都有很大改善。这就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甚至可以实现按需生产、定制化生产。

这就是企业的平台化战略。首先企业要做到本行业的领先地位,然后将供应商、渠道商、经销商等都拉进来,从上下游关系变成平行关系,利用电商、线上平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建立产、供、销连为一体的运转模式,然后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实现小批量、短周期、快市场的生产。

这也是一场社会组织的变革。就好像未来的战争一样,所有部门均需要能各自为战、化整为零,要求大家既要有单兵作战能力,又要有协同作战能力。

公开化、共享化、协同化,才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打开公司的边界,让品牌共营、渠道共享、流量互通,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无论一个多么小的公司,都必须完成平台化的升级,比如一个广告公司,也以公司名义去接单,然后再分包给个人。公司在业内的口碑和公信力,决定了它获取订单的能力。公司可以用信用为担保去接到订单,然后再将订单分包给个人,这才是未来公司要做的事。

62

所以平台化不只是大公司的方向,而是所有公司的必然方向。

当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可以孵化各种小而美的个人品牌,这就是未来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方式。

所以,未来一个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其实是它的品牌和信用。只有企业拥有足够的品牌和信用,才能获取订单,才能揽下各种大工程,才能让分包个体放心为企业生产。

只要企业的信用还在,只要品牌还有影响力,企业就永远不会倒下去。如果一个公司既没有品牌价值,也没有协同生产机制,那就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这就是很多企业越来越困难的原因,因为它们的结构是封闭的。

商业的基本结构,正在从“公司 + 公司”,变成“平台 + 个体”。无数平台在崛起,同时无数个体在平台上执行任务。企业开放化和平台化之后,股东、员工、渠道、产品都在逐渐开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切组织必须打开自己的格局,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社会也会因此再更加自由和包容。同时,未来的一切生意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每一笔订单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产生。我们必须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展开工作。

未来的经济运转中,只有四种角色:一、负责国计民生的资源型企业(国企、央企);二、负责产品流通的平台型企业;三、在各种细分领域里有独特产品或深度服务的小公司;四、承接各种小公司业务的个人或价值主体。

以此为基础,一切商业逻辑都将被推倒重建,一切规则都会被改写。这更是一场责任、权力和利益的再划分。

如果再结合公司的进化史来看待这个趋势,公司的股份化,是西方给世界的贡献。公司的平台化,则是中国给世界的贡献。

63

股份化的本质,是把公司拆分,在股票交易市场上交易,被很多人公开持有。

平台化的本质,是把很多分散的公司统一联合起来,各尽其才,各取所需,成为一个聚合体。

股份化是合久必分,平台化是分久必合。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协同和聚合的基因,中国人对“和”的理解是极 其深刻到位的。

当前就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中国人的智慧将在下一个时代里发挥主导作用。一批企业倒下是必然,一批新型企业崛起也是必然。只有看透趋势的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