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观察:灵活用工现合规隐患,什么样的产品能经受考验?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这是一场消费者联合揭露市场黑幕、潜规则, 并让人们感受到恶寒的同时拍手叫好的晚会。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3·15”晚会将推迟。3 月 9 日上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制作中心在央视财经官方微博宣布,“经批准, 为了全力做好防控新冠肺炎工作,2020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3·15 晚会延迟播出, 具体播出时间提前预告。”

虽然晚会推迟, 但正义不会迟到。于是, 身边惠 315 观察组将视线聚焦到了疫情影响下大热的行业——灵活用工行业, 揭秘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产品时应该注意避开哪些“坑”。

借势而起,“灵活用工”成企业宠儿

如果说 2020 年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是什么, 答案一定是“疫情”。随着疫情相关的各类信息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网络,“疫情经济”也随之崛起, 紧接着部分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纵身一跃成为大众新宠, 这其中就有疫情下企业的宠儿——灵活用工产品。

国外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接触并使用这种低成本、形式灵活的用工模式, 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效仿的标准“作业”。2019 年, 日本企业界灵活用工渗透率已高达 49%, 美国紧随其后, 达到 42%。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 部分企业将业务转至线上、开启远程办公的同时, 也以降低经营成本为刚需, 抵抗疫情带来的损失, 于是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被推至高点。

2 月初至中旬, 京东、阿里、联想等企业陆续开展“共享员工”的灵活用工模式, 解决疫情期间待岗人员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以低成本的方式填补了基础岗位的阶段性空缺。其实, 这样的灵活用工方式, 国内早有先例。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外卖、网约车等平台, 一直是灵活用工的熟练玩家。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 外卖骑手就业报告》显示,2018 全年共有 270 多万骑手, 比 2017 年增加近 50 万人数, 美团点评副总裁陈荣辉表示, 美团有 30% 的骑手来自传统产业转岗的灵活就业工人。与之相衡的还有滴滴, 众所众知, 滴滴司机与滴滴其实并不存在劳动关系, 滴滴无需为其承担过多的雇佣费用, 二者以平台分成制瓜分收入, 除此之外滴滴司机也可为其他平台服务, 赚取更多报酬。

如果将传统用工模式与灵活用工模式进行对比, 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的社保、税负压力都远远小于传统用工模式。以人均工资 15000 元来计算, 灵活用工每月至少为企业节省人均支出 3000 元, 如果该企业有 1 万个这样的基础岗位, 全年算下来, 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方式将会比传统用工节省 3.6 亿元的支出, 换言之, 这 3.6 亿元就是企业当年的利润。

如此利好, 也不难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灵活用工”所着迷, 并陆续开始用工模式的转型。但需求决定市场, 强需求下市场难免鱼龙混杂, 在灵活用工产品乱象丛生的当下, 企业小心陷入合规的风险中。

市场乱象, 灵活用工产品现合规隐患

新经济形态下, 灵活用工受到部分政策的支持, 并在互联网、餐饮、零售、直播、教育、商旅等大量自由雇佣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覆盖应用。虽然灵活用工说起来方便又简单, 但真正实施起来涉及到财税、人力、劳动法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并需要服务提供方具备信息捕获与政策解读能力, 并非想象中来得容易, 单单一个“合规”就是市面上大部分灵活用工产品需要经受的最严苛的考验。

灵活用工是合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福音, 但如果少了“合规”, 企业很可能陷入法律风险, 甚至要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目前市面上的灵活用工产品规模不等, 除去那些有着多年服务经验, 服务合规完善的专业产品, 大部分产品由于不具备正规资质、不具备专业的经验积累、不具备合规的服务流程等原因, 有意无意的通过打擦边球, 钻法律空子的手段, 带着企业以冒险的方式完成降低用工成本的灵活用工需求。据调查, 市面上七成的灵活用工产品都可能具有合规隐患。

夸大宣传, 其实并不具备智能匹配的共享平台。随着红利的出现,“乘车人”也开始有了搭便车的行为。部分规模较小甚至成立不久的公司也想赶遮企业对灵活用工的需求热度获取利益, 但由于规模、技术能力等有限, 其无法像自卖自夸中所说的一样“为企业提供一键匹配的智能平台”, 甚至没有灵活用工岗位的人才储备。没有平台意味着, 在用工模式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合规的工具支撑, 没有人才储备则意味着该企业还不具备为有阶段性人才需求的企业填补岗位空缺。

解决方案单一, 降本方式有风险。目前的很多灵活用工产品是由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 这些机构中有一些的确可以提供优质的灵活用工服务, 但大部分案可能是因为完税资质及服务经验本身的限制, 提供的灵活用工解决方过于传统、单一无法真正满足企业降低成本的需求, 降本效力十分有限。更有甚者为了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采取异地就业、异地社保、异地报税等具有合规隐患的方式, 在法律边缘试探, 陷企业于查处的风险之中。

服务经验不足, 概念不清晰。部分灵活用工产品的服务团队由于经验不足会造成对灵活用工中一些合规概念掌握的不清晰, 比如会浅显的认为三流一致只是单纯的对应合同、发票和流水, 殊不知在对企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四流一致”, 即工作内容有据可查。

正确避“坑”, 灵活用工产品, 企业这样选

那么, 企业在选择灵活用工产品的时候应该怎样选才能成功避“坑”呢?

看资质。资质证明是灵活用工产品所需具备的基础, 如果一款灵活用工产品具有正规的经营资质, 基本可以决定它能够帮助企业提供合规的完税, 税负部分合规处理, 企业基本可以向这个平台交付 50% 的信任了。

看经验。服务经验的积累对于灵活用工产品十分重要, 经验决定了专业, 专业决定了其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分析能力, 进而决定了其是否能够为企业及时提供合适、合法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比如一个企业哪些岗位应该使用灵活用工, 哪些岗位不适合使用灵活用工, 这些都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通过评估给出完整的用工结构方案。

看平台。平台决定了资源, 一个有资源共享平台的灵活用工产品不仅可以为企业迅速匹配用人需求, 同时也可以转移企业用工风险, 通过平台的支撑让企业的灵活用工更加合规。

看服务。服务流程的完善与否, 决定了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产品的时候是否可以真正做到解放双手、后顾无忧。在转换用工模式的过程中, 企业将面临着许多基础性工作的调整与变化, 如社保的缴纳形式、税收的缴纳形式等, 这时候一个可以提供全流程专业服务与指导的灵活用工平台就会显得十分重要。

看团队。灵活用工产品团队中有资深的灵活用工专家可以帮助及时排查风险, 顺利摆脱合规隐患。如, 在涉及到工资拆分、异地报税、社保缴纳等问题时, 专业的专家团队会结合政策给予企业最安全合理的解决方案, 帮助企业学习成长。

如此看来, 在选择灵活用工产品时, 企业应该选用有资质、经验足、平台大、有专家、服务流程完善的产品, 以避免陷入合规风险。身边惠一站式灵活用工平台具备提供灵活用工服务提供的资质, 有着多年的服务经验。其旗下产品矩阵覆盖全行业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Boss 开工”承接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发布,“惠出行”通过私产共享的模式让企业与员工互利互惠,“优付”以专业的金融服务经验出具合规的完税证明。专家智库与专业的服务团队及时捕获政策动态, 正确解读, 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为其提供合适的全流程灵活用工服务, 帮助企业转换用工模式、规避用工风险、有效降低人员成本。助力企业成长的同时, 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