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下沉后,谁是医疗 IT 的下一个风口?

4 月 23 日 - 至 26 日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医疗信息化盛会上,“拥挤”二字给人以最直观的感觉。这一次,整个展区开放了三个展馆,每个区域人潮攒动,往复不息。

当然,参会人员众多并非 CHINC 唯一特征。虽然距离上一届大会仅过去 8 个月时间,CHINC 大会展区的整体风向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21CHINC 之中,动脉网与会场超过 20 家企业进行了沟通,并听取了部分分会场演讲,最终将大会的变化之处归纳为以下4点。

国考之下,“智慧医院”取代“互联网医疗”成为大会新热点;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打开医疗 IT 新增长点;

众多公司介入县域医共体,迎来建设潮;

全病程管理寻求医疗服务附加值。

通过分析上述4个观点,我们或许能够在迷雾之中探寻 2021 医疗信息化的潮流。

国考之下,“智慧医院”取代“互联网医疗”成为大会新热点

回忆 2020 年南京举办的 CHINC 大会,“互联网医疗”五个字几乎贴遍了展区大小展台,但到了 2021 年,与会企业摇身一变,收起了“互联网医疗”,并以“智慧医院”代替。

说起来,医疗信息化中的互联网医疗与智慧医院都是沉浮多年的老概念,产生这样变化,实则与政策的推进与概念的沉淀有关。

卓健科技告诉动脉网:“每年信息化都有其对应的风向,今年互联网医疗少被提及,并不意味着这一行业遇冷,更不用谈消逝。目前,卓健的智慧互联网医院已经成长至 4.0 阶段,其动力正是各大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搭建需求。此外,互联网医院的概念正被拆分成多个环节,沉入挂号、问诊、随访等众多服务之中,真正成为众多医院日常运营的一部分。”卓健所说的,是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下沉。

另一方面,医院智慧服务分级、三级医院“国考”无疑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三级医院“国考”,对医院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临床检验可比性、医疗服务智慧化程度、合理用药水平等具体要素提出了严格的评分要求。而要收获高水平的评分,医院必须通过智慧化的应用建设才能实现。譬如,要保证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就必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质控;要提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就必须实现高水平数据闭环管理,并引入高级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从这一需求出发,大会各企业纷纷推出了其定制化的智慧医院建设服务,包括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后端的智慧应用、医院运维的智慧管理、后勤使用的智慧物联网……不过,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还是智慧化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打开医疗 IT 新增长点

本次提及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或新一代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企业非常多,包括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安想智慧医疗、华卓科技、森亿智能、新星科技、东华医为、和仁科技、京颐集团等。其中,森亿智能在会场新发布了其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SYNERGY,该系统以大数据与 AI 为核心技术,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效率、保证质量安全、提升科研转化。

森亿智能 SYNERGY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安想智慧医疗则提出“以评促建”的口号,带来了智慧医院综合业务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让信息化成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保证流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管理更精细。

安想智慧医疗展台

不过,在会场之中,每家企业对”新一代”的理解不止于此。不过,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应满足技术新、模式新、视角新三点。

技术新有三个关键,但首先新在架构

由于政策评审需求、服务场景变化、新型技术普及催逼着医院信息化不断升级,传统 IT 架构已经达到生产力的极限,医院系统上云势在必行。目前,政策评审需求、服务场景变化、新型技术普及都催逼着医院信息化不断升级。

其次是微服务化。容器化技术在其他领域已有成功运用,性能上比虚拟机有着明显优势。而将它运用到传统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可不像套公式那么简单。毕竟,老旧的马路已经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但如果还是马车在上面跑,不仅它的运行速度不可能有质的变化,而且花大力气去铺成水泥路这件事也常常受到质疑。

微服务架构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将原本较大的单体应用功能拆分成多个轻量化微服务,不同微服务模块可像魔方一样自由组合变化,形成需要的流程应用。拆分后的微服务相比原来大的单体应用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实际访问量瞬间在线扩缩容,弹性伸缩。

“微服务化的拆分不能简单地将老系统四分五裂。”华卓科技李谭伟告诉动脉网,“这里有一些细节,需从 LaaS 层,到 PaaS 层,再到 SaaS 层,对医疗业务系统进行彻底翻新,使医疗业务系统能适配和发挥出容器的强大能力。最终能使新的云技术能真正赋能医疗行业,同时这种新技术方案又能满足医院系统、资源的跨院协同、滚动升级、弹性伸缩、无限扩容等长远发展诉求。”

最后是标准化开放平台。毕竟平坦的水泥路铺好了,适合在水泥路上飞驰的汽车也造好了, 但路上只有一辆车,未免也太多单一。不过,医疗信息化中的车辆不如现实之中,有外廓尺寸、排放限制等标准化特征。

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亟需出现一个医疗领域的“安卓系统”。即为医疗领域的软件和能力提供集开发、管理、市场于一体的开放平台,允许开发者在华卓云平台开发和上架医疗软件或软件能力(微服务),提供开发工具包和平台服务,应用市场开放给客户。促进更多样的业务系统出现,融入医疗产业生态,更好的满足医院客户需求。换言之,标准开放的平台将是决定新一代医院信息化系统能走得长远的重要标志。

再谈模式新

模式新比较简单,主要是服务模式新与开发模式新。

华卓科技提出的“三个一”模式(一个本地云计算机房、一套标准的全院业务系统、一个规范统一的医疗业务数据平台)科实现“三个一”(医疗人才一盘棋、医疗资源一张网、医院财务一本账),避免各家医疗机构软硬件重复投入,一定程度节省建设成本,同时实现多家医疗机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融合、资源整合,进而达到统筹管理的目标。

另外,云化的医院软件服务也不再是一次性的软件项目工程,而会变成一种持续的 SAAS 化软件服务和云资源服务,并且云上的软件应用都将滚动升级、持续演进。

视角新是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另一个标志。

新一代医院信息化系统需要以最终服务的用户为视角。而用户则包括医护人员、医疗管理者与患者。因此,信息化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视角,依据智慧医院“三位一体”政策构建新的付模式。这意味着,信息化企业需要更多地从患者视角出发设计方案;需要关注医院人、财、物运营情况;还需要深入临床,从医生的切实需求出发设计系统流程。

当然,本次 CHINC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争议点不仅在于观点上,还在于企业的销售理念。概念上的不一致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而理念上的不一致则产生了商业模式的分化。

通常而言,医院信息系统的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东软集团为主的定制模式与以卫宁健康为主的标准模式。

定制模式能够满足医院的差异化需求,但其缺少标准化,不同区域公司能力不同,做出的定制化程度也不同,且成本较高;标准模式成本低,利润高,但不能完全满足医院的要求,销量会受到影响。

大会之上,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下,无论是东软集团、卫宁健康等老牌公司,还是安想智慧医疗、新星科技等后起之秀,都在尝试以 AI 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一家医疗 IT 公司表示:“当前信息化相关的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一是将收集的数据整理筛选后变成知识;二是对于程序代码的自动生成。从这两个方向出发,我们将努力打造既有数据的支持,又包含模式自动生成,进而快速定制医院的系统。简而言之,这将是一个有基础模式能够复用,又能快速解决医院需求的系统。这是我们解决定制与标准两难问题的思路。”

众多公司入局,县域医共体迎来建设潮

对于基层医疗的问题,《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等政策凸显了卫健委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建设基层医疗的决心。2019 年 9 月,国家正式发文确定山西、浙江两省为医共体试点省,全国 567 个县为试点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驶入发展快车道。此次大会之上,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成为了各大医疗 IT 企业的新卖点。

易联众发布了紧密型医共体 3.0 便是为了完善其县域医联体的体系。具体而言,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易联众要建立起以健康为中心的,从“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的紧密型医共体健康管护组织,构建起从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

以沙县总医院项目为例,易联众首先按照国家区域互联互通的标准为沙县总医院建设了区域信息平台与数据中心,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实现区域内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汇聚,运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总医院的运营管理进行智能分析与判断,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智能辅助服务。

其次,易联众引入了“全闭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 + 技术”,贯穿诊前诊中诊后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全闭环。同时,医生可通过医院互联网门户上的患者管理工具与患者保持必要的沟通及进行诊后随访,时刻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让患者在家里和医院享受无差别的就医体验,实现全流程闭环。

建设完成后,居民的就诊体验将迎来极大改变。简而言之,居民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查看到该居民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记录、就医信息,以及健康管理信息,为医生的正确诊断提供充分的循证依据;居民在家中的饮食、作息、运动、用药提醒等都会有一个智能助理进行提醒、干预、指导。总的来说,未来的就医将不仅仅是看病,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健康管理。

平安智慧城市同样针对医共体推了出完整解决方案。其县 - 乡 - 村一体化云 HIS 实现县域医疗同质服务,一体管理。AskBob 辅助诊断决策支持系统和影像辅助诊断,全方位提升基层医护能力;知鸟培训平台则负责支持医护人员全职业生涯培训需求。

在专场卫星会议上,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在分享罗湖医院集团智慧医院建设时介绍,智慧医院的概念应包含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并首次披露了罗湖医院集团和平安智慧医疗携手共建新一代的以居民健康为核心概念的云管理平台及应用,将医院信息化的重点彻底转移到“居民健康”上来,并构建开放、共赢的整体医院系统和应用生态,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目前,平安智慧医疗的肺结节智能筛查、X 光胸片智能筛查、智能骨龄检测以及头部 CT 智能辅助诊断,正在罗湖医院集团试点和探索,担当起医生助手的角色。孙喜琢院长表示,罗湖医院集团将携手平安,共同驱动智慧医院系统及应用生态建设,落实以“居民健康”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居民健康管理相融合的理念。

全病程管理寻求医疗服务附加值

院内的信息化建设终究做的是 B 端服务,其天花板显而易见,而院外的市场则有可能将付费方延伸至患者。

这一块的打法很多,CHINC 之上,提供全病程管理、随访管理的公司非常多,微脉、卓健科技、健海科技均属其中。这一类项目既能够帮助医院增加收入,又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

随访管理出现于全病程管理。通常情况下,肿瘤术后患者、孕妇、精神科疾病等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便与医院脱离了联系,有限资源下,医院需将医生投入到更多患者的治疗之中。

但在实际之中,患者回家后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譬如何时复查、手术部位疼痛等。在这时,患者非常需要获得及时、权威的解答,并根据解答进行下一步决策。这里存在着较大的需求,随访管理应运而生。

全病程管理在随访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服务扩展,将随访的服务模式延伸至院前管理、院内诊断、连续性治疗、院后康复追踪全流程。CHINC 之上,不少企业正用 AI 技术将流程变得智能化,让过去高端医院提供的管理服务向下延伸。

以微脉在 CHINC 大会上发布的 AI 数字化融合随访系统“微脉 e 访”为例,该系统聚焦国内临床专科专病随访问题。

“微脉 e 访的最大特点是智能化,可智能读懂每一位患者病历,分析出患者在诊断、用药、术后康复、居家营养等方面的全病程周期中需要哪些针对性需求,并在患者离院后主动联系患者进行随访。通过模拟医生的真实声音,电话与患者进行语音交互。此外在语音交互过程中,微脉 e 访可根据不同患者对当前症状的描述进行针对性宣教,以及智能复诊预约,实现患者从出院到回院的全闭环,让患者体会到真情关怀,大幅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微脉 AI 数字疗法中心总经理万马博士在大会上介绍道。

在随访结束后,微脉 e 访 AI 会将整个通话过程记录在随访管理平台,并按要求对随访结果进行标签化分类管理,实时同步给患者及院内管理工作站的医护人员。在收到经由人工智能判断的异常结果时,可根据阈值的危机值管理,向患者发起实时音视频的交互,立马查看患者安危并进行快速入院安排处理。在不断的人机交互过程中,微脉 e 访也会进一步自主学习和改进,不断优化沟通模式,提升人机交互水平,自主优化项目医院的患者随访方案。

其他观察

纵观本次大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侧重点出现了转移。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个方向外,院内物联网、物流机器人、智慧病房等偏于硬件的建设同样吸引了众多专家驻足,但参展的展商相对较少。

数据依然是每家企业必然谈到的重点。毕竟,无论哪种进化,皆是以数据为基础。CDSS 要数据、AI 影像要数据、物联网产生数据,也要用数据。无数据,不智慧。

BAT 难得齐聚本次 CHINC 大会,三者展出的产品更有差异:百度偏向于解决具体医疗问题的解决方案;阿里的未来医院则倾向于提供平台构造信息化生态;腾讯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既尝试通过“杏林计划”招募合作伙伴,又展出了各类 AI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海外展商几乎没有出席本次会议,但却吸引了中南建设设计院等产业外公司到场布展。如此看来,随着技术、需求、政策等因素的推进,医疗 IT 这一市场正朝着更广阔的海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