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崛起往事:三代大哥,两次改命,一个马云

以下文章来源于宅总有理 ,作者宅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宅总有理(zmrben115),作者:宅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个人社会等级越高,

他所联系的人就越多,

他控制别人的势力就越大,

他每一行动的定命性和必然性,

就越明显。”——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逝于 1910 年 11 月 20 日」

出自作品:《战争与和平》

01

1985 年注定是载入京圈儿史册的一年。

那年发生的两次会面,一直影响到今日整个娱乐圈的格局。一次是美工冯小刚和新晋青年作家王朔的会面,一次是王朔和西影厂导演叶大鹰的会面。后者奠定了京圈儿的创作根基,前者则决定了京圈儿在文艺历史长河中的寿命。

咱们先说后一次。

那年,叶大鹰正在北影进修,暑假外出拍片,一朋友提到了王朔,希望他们能认识一下。之所以将王朔介绍给叶大鹰,是因为大家都有着同一个背景:大院子弟 _。_

回到北京,叶大鹰就在凤凰餐厅跟王朔吃了顿饭。那时王老师还水嫩着,穿一皮夹克,戴一紫色毛线帽子,分外腼腆。饭局上,他带了篇小说的样稿,名叫《浮出海面》。没多久,小说就在《当代》发表。

那顿饭后,叶大鹰和王朔成了极好的朋友。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毕竟俩人都是大院出来的。这一重要背景,不仅促成了友谊,也涉及整个京圈儿的根基。在京圈儿壮大的日子里,“_ 大院 _”始终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正是这一背景,将王朔和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拉到了一起。此人就是《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也是他,促成了王、冯二人的历史性会面。

《甄嬛传》片场的郑晓龙

郑晓龙出生自北京总后大院,父亲是该部宣传部长。青年时代参军,然后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1978 年,他考上北大分校。四年后,毕业回原单位,电台改为电视局,增设电视艺术中心。他进去做编辑。由于能写能干,两年后升为主管生产的副主任。

当时全国电视剧少得可怜,广大群众嗷嗷待哺。为了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北视中心决定一年要搞一部精品。

一进单位,郑晓龙就参与了几部重磅作品。其中有个剧本,由他亲自执笔,那就是改编自王朔处女作的《空中小姐》。

在大院时,总参训练部的王朔,常去总后礼堂看电影。1984 年,他把改了 9 遍的《空姐》投到《当代》,一炮打响。郑晓龙看完,找到了他。当时主流电视剧是写史诗,主角是革命英雄。领导不太认可小说,说没意义。

郑晓龙据理力争道:“人类美好爱情难道不是意义吗?不该歌颂吗?”最后,电视剧成功播出。

就这么着,王朔和郑晓龙结成了牢固的革命友谊。加上郑晓龙的老婆,是《人民文学》的编辑,跟作家圈很熟,王朔又是个新晋作家,两人的来往,更加密切。同时期,升为中心副主任的郑晓龙,提拔了两个平民家的孩子。一个叫冯小刚,一个叫赵宝刚。赵的事,后面再说。先说冯小刚。

1984 年,冯小刚离开部队,被分到城建总公司当文宣干事。地点在西直门粮食仓库,被战友们笑为“西粮太守”。冯学美术出身,在电影厂兼任美工。机缘巧合认识了郑晓龙,经常找郑吃饭,靠着能说会道,深得郑的欢心。

没多久,郑就把他介绍进了北视中心。

郑晓龙 & 王朔编剧的《空中小姐》,1984 年

1985 年年底,冯在海南《大林莽》剧组做美工。郑晓龙去探班,休息期间,在溪边捧着王老师的《浮出海面》,乐不可支,一口一个“孙子”,把冯给惊着了。冯拿过小说一读,大呼果然“孙子!”,问是谁写的。

郑说,王朔,我一哥们儿。冯小刚当即央求郑带自己结识王朔。彼时,这不过漫长时间中普通的一瞬,回头看,这却是决定了日后京圈儿资源崛起的历史性时刻。

要不是认识王老师,多年以后,冯小刚大概率不会碰上另一个大院子弟。那就是华谊的老板,王中军。

02

在王中军成为大佬前,初代京圈儿的带头大哥,按理来说,是郑晓龙。

1989 年,富有创作雄心的郑晓龙,把王朔和几个编剧拉到北京蓟门饭店,说要搞一个“室内剧”。北视中心的摄影棚,空一天就要损失一天的钱。弄一个足够长的室内剧,资源才能利用。之所以将王朔视为剧情策划的不二人选,是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就在头一年,由王朔四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同期上映,引起巨大关注,史称“王朔年。”

而幕后的重要推手是谁呢?

就是前面说的叶挺将军之孙,叶大鹰。

叶大鹰在北影进修时,正是王朔创作上升期。回西影厂前,叶带走了他两部小说,《浮出海面》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回去,就向厂内力荐,改编成剧本。后来去北京,叶又把在四川拍片的趣闻告诉王朔。王取其精华,写成《顽主》,发表在《收获》,震动文坛。不久,又写出《橡皮人》。

1988 年,主管电影的领导呼吁拍娱乐片。在叶大鹰不遗余力地奔走中,王老师两年间的文学硕果,一下子喷成四部电影。

喜得王老师放出话来:“现在中国电影界,哥们儿平趟!”

有了王朔坐阵,郑晓龙自然放心。于是 1989 年,郑、王二人和几个文学青年一边吃饺子,一边琢磨出一个女人的故事。要让她浑身美德,又受尽苦难,必须赚足老百姓的眼泪。在座的人使尽解数,一集集攒剧本。那边拍,这边写。最后,编剧李晓明给取了个名字。

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渴望》。

郑晓龙牵头策划的《渴望》

该剧一播,收视率高达 98%。全国为之疯迷。每天连小偷都等着看,因此降低了犯罪率。为此,公安部专门给北视发了一面锦旗。整个剧组,甚至进入中南海,接受李瑞环同志的当面表扬。郑晓龙可谓赚足了声望。

王朔见状,也如梦初醒:原来写小说带来的名利,比电视剧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还犹豫个什么?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王老师,是个极度渴望名利的人。军队大院的子弟,生来有优越感。他们从小管院外的人叫“老百姓”,个个都有当英雄的热血。结果和平年代,仗没打,复员后,王成了医药公司小职员,日子别提多没劲。

改革初期,听说“倒爷”赚钱,他去广州倒电子表和电视机。1983 年大清查,查到他脑袋上。一气之下,王朔辞职,和同院儿的发小叶京,开了个川菜馆。赚了些钱,过得将就。80 年代文学热起来后,他也想试试,就把恋爱故事写成《空中小姐》。

一不留神,混入了文学圈。

但卖书,赚不了几个钱。彼时,他被归为通俗作家,书顶多卖几万册,刚够糊口。《渴望》播出后,王老师明白了:纯文学,那是追求,搞大众文化,才能养家啊。一个电视剧出去,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码字能比的。89 年底,他找到编辑马未都和一干文学青年,前后 30 多人,包括莫言在内,组成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整个创作组没一个女的,全是男的。

而海马,是雄性繁殖。

不用说,马未都,也是大院子弟。

他那个院比较高级,是空军大院。马未都本来在当工人,因为写了篇《今夜月儿圆》,被调入《青年文学》做编辑。王朔来投稿,遇到了他。在他的力荐下,《橡皮人》得以发表。小说头一段非常“反动”,主编给删了。

刊印前,马未都又给偷偷加了上去。那句话是这么写的: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

编辑马未都和文学青年王朔

“海马”成立时,马未都看惯了文学界送礼评奖的乱象,从编辑部撤了,开始做生意。他和王朔,一个董事长,一个总干事,准备领导文学青年们大干一场。恰好《渴望》火热,郑晓龙想趁胜追击,就跟他们达成了合作。

这次,郑大哥觉得该弄一喜剧。众人就以“文学编辑部”的生活经验,准备写一个系列剧。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编辑部的故事》。为了“攒剧本”,北视中心花了大钱,在 180 元一晚的友谊宾馆开 5 天房,24 小时热水澡和好饭伺候,就为让大家再弄个经典。

万万没想到,临开拍前,突然剧本找不着了。本就是搞副业的海马成员,顿时悻然,各回各家。可王朔不行啊。

他要不写,就没饭吃了。他还指望着写个爆款,赚大钱呢。就在这时,冯小刚出现了。

03

靠着《编辑部》上位的人,一个是冯小刚,一个是赵宝刚。冯是联合编剧,赵是导演。

1991 年,这两个平民子弟,都迎来了人生转折。咱们还是先说冯小刚。

冯父母离婚早,从小阅尽人间辛酸。他手上没有人脉、资源,要想成名成事,只能往更高的圈子钻。借郑晓龙搭上王朔后,天天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将其视为人生导师,极尽逢迎,经常搞得王脸红。而声名鹊起的王老师,身边又需要这么一个人。马未都解释说:“两人这算是互相利用。”并强调:“这个利用,是中性词。”

就是你为我办个事,我再为你办个事。

获得王朔信任后,冯一直在找机会。眼瞅剧本丢了,他毛遂自荐,说可以跟王老师一起创作,保证把本子完成。王朔答应了他。

熟读王老师小说三百遍,不会创作,也能臭贫。何况王自己也撰文承认,他的那套北京磕,受过冯小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影响。冯小刚是个聪明人,早就把小说里那套“夹枪带棒、含沙射影”的京腔语言系统学了七八分。没多久,两人出色完成剧本。

冯小刚如愿得到编剧署名。然后就是找演员。

这时冯小刚提了一个人:葛优。

葛优也是大院的。红三代叶大鹰,是八一影厂大院的,星二代的他,是北影厂大院的。年轻时,他去乡下养猪,后来回影厂跑龙套。直到出演王朔的《顽主》,这才打了翻身仗,拿下金鸡奖最佳男主。冯小刚写剧本时,满脑子都是他。王朔也觉得葛优合适,就把冯带到了葛大爷家。两人从此成为朋友。

那时候的葛大爷恐怕也没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冯小刚的御用男主那么多年。

《编辑部》里的冯和葛,图自豆瓣

剧本、主角都有了,北视中心该出导演了。这一次,在中心“埋头苦干、只求付出、不问收获”的赵宝刚,终于坐到了导演椅上。

和冯一样,赵宝刚也是市民子弟出身。为了能在文艺界有一方天地,他可谓煞费苦心。只不过他不像冯,一直忙着搞关系。

16 岁起,赵宝刚在首钢当最苦的翻砂工,一干就是 12 年,身边工友死的死伤的伤。20 出头的他实在不想一生落脚于此,考了 21 个文艺团体,全部落榜。为有朝一日离开工厂,连恋爱都不谈。因为一谈,就要结婚,一辈子就钉死了。后来,他考上北影进修班,以业余演员身份出演《四世同堂》。并在积极争取下,进入中心端茶、倒水,干各种苦活、脏活。

当时中心主任说可以留他,但有两个条件:一不许演戏,二不许提房子。赵宝刚咬着牙,全答应了。

一边干,他一边学摄影、美工和电视剧制作。直到拍《渴望》,导演鲁晓威邀他担任技术导播,这才有了生机。就在《渴望》拍到 20 集时,剧本出了问题,鲁导分身乏术。于是赵和冯一样毛遂自荐,让鲁去主抓剧本,他来指导,并且郑重承诺道:

“由我导演的部分,可以不署名!”长年任劳任怨后,赵宝刚终于迎来曙光。

赵宝刚联合执导《编辑部的故事》

1992 年,由赵导演、冯编剧、葛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播出。轰动性虽不及《渴望》,重播收视率却奇高,一下子捧红了葛优。老百姓们看着剧中嬉笑臭贫和人间冷暖,分外欢喜。由于其社会讽刺性,一些老干部很不满。郑晓龙见状,又打听了一下李瑞环同志的意见。得到的官方回复是:

“我们办公室的年轻人都很爱看,我相信他们的素质都是很高的。”

得了上级回复,郑晓龙喜笑颜开。这时,一个已然成名的男演员,在看《编辑部》时,居然流连其中,把饭都给烧糊了。这个人,就是另一位大院子弟,姜文。

04

姜文他爸是军官,参加过抗美援朝。他童年在唐山、贵州过度过,上中学才回到北京。

就在北京,他有一位极要好的同学,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此君正是著名人艺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的儿子,英达。高中毕业后,是在英达的鼓励下,姜文才考上了中戏。

另外,多年后,英达也在京圈儿资本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后面再说。

姜文中戏毕业后,本来要演《末代皇帝》,结果电视剧都开拍了,剧组才通知他角色给了陈道明。1988 年,陈道明凭《末》一炮走红。同年,姜文也靠《红高粱》去往柏林。世间之事,就这么巧。烧糊饭后,姜文找到郑晓龙,说你们有点意思,我也想试电视剧。

郑晓龙说:“这不巧了,我手上有部剧,差个男主角,你来演最好不过。”

这部剧,就是《北京人在纽约》。

郑晓龙和冯小刚联合执导的《北京》

之前的《渴望》和《编辑部》,郑都是以总策划身份出场。这次《北京人在纽约》,他要亲手拍戏,给小弟们看看自己的实力。当时拍这个剧,简直要了亲命。

首先,李瑞环同志拨给中心的 300 万,都被调去拍《京都纪事》,郑根本拿不到钱。看完小说后,郑念念不忘。别人劝他,实在要拍,就在中国拍吧。郑说那哪儿行,去过美国吗?美国的实景,在中国怎么搭?

想来想去,想到了他爸。

通过父亲的关系,郑找到了三九胃泰的赵新先,好说歹说,看在他爸的面子,赵给了 50 万人民币。这点儿钱哪儿够。一个剧组几十号人拉去美国,还不够吃饭的。无奈之下,又给上面写信,希望得到支持。

最终,郑晓龙破天荒地从中央银行争取到了 150 万美元的贷款,并以国内、海外版权,换来了央视 5 分钟的“贴片广告”,实现了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次市场化运作。

想想吧,那可是 1992 年。在当时的争论环境下,这有多不容易。

钱弄到手后,郑大哥带着队伍就去了美国。姜文是男主,而另一位配角,就是陈道明。除了陈道明,还有他妻子杜宪。然而,由于陈老师对戏份有些意见,杜宪临场表演不佳,夫妻两人,双双退出。说白了,当时姜和陈,一个电影腕儿,一个电视剧腕儿,王不见王,很正常。陈道明也不是那么不大气的人,人家在机场遇到王姬,赶忙推荐她进组,做了女主角。

而这时,已落得编剧署名的冯小刚,又开始活动心思。通过和王朔、郑晓龙的交情,他顺利成为了《北京》的执行导演,正式导剧。

《北京》这部剧,拍得相当凶险。因为远在美国,人生地不熟,花钱如流水,创作组每个人的安危都很重要。拍摄期间,违规停车费都不知交了多少。最终,郑晓龙还是带着一帮兄弟们出色完成任务。《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在刘欢《千万次的问》的歌声中,中国老百姓又集体高潮了一次。

凭此,郑晓龙在北视中心获得极高声誉,迅速升任主任。并得到一个响亮绰号:将军。

从此,美工冯小刚,也获得根本性的身份转变。他不再是那个在《凯旋在子夜》里客串猥琐军官的他。凭着一路表现出的编剧、导演才能,逐渐进入了初代京圈儿的核心。

只不过,他还得仰仗王老师的扶持。不止是他,赵宝刚,也被王老师捞了一把。

《渴望》之后,郑晓龙手上还有部剧,叫《皇城根儿》,自己没拍,让他独立执导了。结果赵宝刚拍完,观众反应很不好,评论界说“臭不可闻”。好不容易第一次独立执导,落得如此风评,赵宝刚头都大了。

就在沮丧时,他把王老师的《过把瘾就死》《永失我爱》《无人喝彩》三个小说捏到一起,弄成《过把瘾》。本子送到中心,领导觉得味儿不对。郑大哥就帮他推荐到音像出版社。赵赶紧叫来王志文、江珊,拍了这部剧。

赵宝刚的翻身之作,《过把瘾》

1993 年,鉴于《过》就是个都市爱情故事,北京台并不重视,安排到夜间十点后播出。没想到成为全国最流行的爱情戏。刘欢那首《糊涂的爱》,唱遍大街小巷。赵宝刚一下子就翻了身,博得大名。他带着剧组去天津,被观众们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出不去,上天台找路,把脑袋都戳破了。

去南京宣传,赵宝刚还做了个梦,梦见老了之后,在一个孤岛钓鱼,弥留之际,身后来了一大帮全国人民最崇拜的明星。

他们都演过自己导的戏。

从此,首钢工人赵宝刚,也获得根本性的身份转变。他不再是连个署名都没有的导播了。

姜文头一次当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同样是这一年,《北京》的男主姜文,改编了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靠刘晓庆借来的钱,在一次次弹尽粮绝中,吃着泡面、打着吊瓶,拍出了那部惊动世人的、反应大院子弟青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正式开机的日子,是 1993 年 8 月 23 日。那是王朔的生日。

头回做导演的姜文,现场拉出一条横幅:“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王老师的江湖地位,就此落定。

05

对于抵抗 80 年代港台文化的冲击,王朔曾列出过四大文艺创作团体:新时期文学、摇滚、北影几代师生,北视中心的十年。

最后这一项,在 90 年代初,以郑晓龙和他为首的创作团队,贡献出《渴望》《编辑部》《北京》《过把瘾》四剧同时,也编织出了日后京圈儿关系网的雏形。如上所述,这里面,王朔和郑晓龙、叶大鹰、姜文、马未都、葛优,都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出身。只有冯、赵二人,是借他们之力趟上来的。

但别急,人生在变迁,时代在召唤。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这两位市民子弟,日后反而成了新世纪京圈儿关系的两大核心。他们不再用卧薪尝胆,也不再刻意逢迎。掌握话语权的,成了他们。反倒是郑晓龙,失去了当初的位置。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1992 年,老人南巡,“资社之争”尘埃落定。拍电视剧这件事,不再由国有单位一家独大,市场正式开放了。

春风吹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此改变。

第一个躁动的,还是王老师。

前面说过,他和马未都联合作家们搞了个“海马创作中心”,已是团队运作的雏形。可惜《编辑部》闪了大家一道,作家们鸟兽散。当时为了聚这帮人,马未都还掏出 40 万开了个“海马歌舞厅”。圈子里的人见天儿去吃饭,都不给钱。马未都承受不住,跟王朔抱怨。王说那咱弄个剧本,就叫《海马歌舞厅》。

《海马歌舞厅》里客串的于谦

这部剧,路子是照着《编辑部》来的。可惜写得水,上映后,口碑不佳。赚到的钱,只够把开歌舞厅的窟窿补上。老马见状,算了吧,影视这浑水,不好趟,扭身去搞收藏。隔了些日子,一帮人吃饭,王朔喜说,自己一个剧本要 50 万,马爷呵呵一笑,说前儿我一块钱买个碗,最近卖了 400 万。

王朔说:“咱以后都别跟马未都聊天儿了。”当时,北京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开张。马爷撤退后,王朔开公司的心荡漾不止。思来想去,仅一人能引为同伴。那就是冯小刚。

不过在说他和冯小刚的这段往事前,得先聊聊另一段往事。主角之一,是前文所说的英达。

之所以要插播他们拍《我爱我家》的事,是其中细节,涉及到王老师和郑将军,为何没能保住自己的大哥地位。故事得从一个叫宋丹丹的演员身上说起。

那时,宋丹丹和英达还是夫妻。见王朔风头正盛,两人也找他攒了个本子,叫《爱你没商量》。女主就是宋丹丹。很不幸,《爱》和《海马》一样,再次被大众嫌弃,口碑扑街,没能引起轰动。英达不甘心,想起在美国留学时看的情景喜剧《考斯比秀》,决定借鉴拍摄,又找到了王朔。王老师一看,情景喜剧,有点意思,接了活,准备打翻身仗。

结果英达都拉来投资了,王朔因为实在写得不舒服,躲到海南去了。英达强撑了一阵,他才打电话说:“我给你推荐个人吧。”

这位新编剧,就是梁左。梁左也不是一般人,父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母亲是作家。姜昆相声没段子了,《虎口脱险》就是找他写的。接了这个活,梁左才华井喷,写出那部经典情景喜剧。关于《我爱我家》等剧的创作细节,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中国情景喜剧伤心往事」,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爱你没商量》为何失败。

自《渴望》轰动起,王朔就见识了大众文化的力量。但当时他急于成名,没怎么意识到其吞噬性。所谓吞噬性,就是你不能把创作趣味排第一,要把观众趣味排前头。之前北视中心搞电视剧,《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都有很强的人文思想性,要的就是个深刻。直到弄《渴望》,才逐渐趣味下沉,有意设计人物、套路剧情,想着赚老百姓的笑与泪。

借着几部剧,王老师挣钱了,卖了几十万的书,换了大房子。但说到底,他是个作家,不是流行文化制造者。所以写《爱》时,刻画人物、剧情,忍不住要加入个人趣味。甚至为此跟另一位编剧大吵一架。

在王老师看来,创作是主观的,怎么能一味迎合?而在当时,大众文化的“二老铁律”已被提了出来。所谓“二老”,就是老干部和老百姓:上面,你要让老干部满意,通过审查;下面,你要让老百姓高兴,保证收视。

《爱》失败,就在于王的一意孤行。

《我爱我家》片场:上为英达 & 梁左,下为王、冯

早年,北视中心有个争论。

问电视剧是更靠电影,还是更靠戏剧?郑晓龙坚持站在电影一方,觉得应该精心打磨,代入导演强烈的主观创作。

然而,历经市场开放的洗礼后,王朔深刻地觉悟到:他和郑晓龙都错了。日后屏幕上耀武扬威的,大多都是戏剧化、模式化的套路设计,导演、编剧的个人思想、意趣,如果和主流大众口味相悖,会死得很惨。

在王朔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辉煌一时的北视中心在市场化中迎来了暗淡。郑晓龙升为主任后,中心的创作观念又回到老路上,强调作品意义、导演才华,投入不计回报。这彻底违背了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

北视中心一失势,直接导致郑晓龙走下神坛。这位京圈儿最早的领头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交出爆款,直到《甄嬛》横空出世。《爱》失败后,王老师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与大众文化的这一龃龉。1992 年底,在创作层面上,他彻底丧失了迎合观众的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开公司上。

公司开起来,他不写,可以找人写啊。

冯小刚,自然是不二人选。

06

1993 年,王、冯的“好梦”公司正式登场。

由于王朔的名气,公司很快就拉到了首笔资金。结果那边合同都签了,冯小刚灵感却久久不来,始终弄不出一个剧本。

就在懊恼时,王朔给了他一本小说,告诉他,改这个适合。随后,王老师带到他魏公村的京城酒楼,见到了小说作者,写《一地鸡毛》的刘震云。就这么着,从河南延津走出来的北大才子,也上了京圈儿的船。日后与小崔的《手机》恩怨,就此埋下伏笔。

此时,好大喜功的王老师,心生一个大胆想法。不就是迎合大众吗?那咱花它几百万,买下全国优秀作品的改编权,然后找一帮中文系写手,蹲家里给咱们苦编苦改,就照工业化、可复制、让群众喜欢的方式来做。

冯听了,说好主意,可上哪儿找几百万?

王老师估计靠冯写剧本,要把公司做大没戏,于是 1994 年,又找到了从深圳回京的叶大鹰,把这套流水线作品嗑重唠了一遍。叶也是很够哥们儿,立马掏钱,跟他成立了“北京时事文化咨询公司”。

打这天起,王总经理到处聊版权、签写手,准备大干一场。很可惜,他自己也闹不清什么东西是流行的、大众的、可复制的。

董事长叶大鹰,拉一帮人去俄罗斯,拍《红樱桃》去了。气得王老师每天在办公室跳脚大骂。这期间,王遇到了香港拍《跛豪》的麦当雄,跟他的公司谈了些合作,希望从香港电影身上学些经验。谈得越多,越悲观。人家长期摸索形成的创作体系,“时事”签下的编剧们根本学不来,写不出好本子。

“好梦”那边,情况也不容乐观。

有一说一,“好梦”时期的冯小刚,还是很有追求的。《一地鸡毛》的现实关怀且不说,单说《月亮背面》,真是露尽人性黑暗。只可惜,加上《情殇》,几部剧都只在一些地方台深夜播出,没引起任何轰动。

奠定冯和刘震云友谊的《一地鸡毛》

1993 年,《上海文学》发表《旷野上的废墟》,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由此展开,其矛头直指“痞子文学”鼻祖王朔。

不久,媒体封杀令就来了。

自此,只要沾王朔名字的项目,拍一个死一个。冯小刚手上那些想反映现实、人性,冲着厚重路子去的,一个接一个被毙。这就是日后他为何迅速投入商业片的怀抱,放弃作品的思想。他自己说过:“我摔过很大的跟头,当时连续四个泡了汤,所有投资人都躲着我,我走投无路了。我知道哪些东西是你扛不过的。”

那年,《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拍第 10 天,被以“错误价值观导向、丑恶审美趣味”为由叫停。冯找到韩三平,问怎么改。韩三平说你放弃吧。当晚,冯小刚酩酊大醉。

王老师见状,心也碎了,扭身去了美国。

留下一句话给冯:“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继郑晓龙后,他成了第二位失势的大哥。

07

按理说,同样是中国影视江山的拓荒者,郑将军和王老师先后失去了圈内中心地位后,红三代叶大鹰,应该站出来。但也没能站出来。

“时事”营业期间,叶大鹰拍过电视剧《血色童心》和电影《红樱桃》,口碑都还可以。但到底能力有限,没能以才服人。

倒是拍《血》时,叶将对他充满“崇拜之情”的梅婷,塞进了剧组。梅婷当时在军区跳舞,被他相中后,蜕变成演员,考上了 96 明星班。之后叶大鹰请张国荣来拍《红色恋人》,还在上学的梅婷和哥哥对戏,把章子怡羡慕得半死。由于外出拍戏,梅被学校劝退。可人家一点也不伤心。

毕竟这时,已经上了京圈儿的船。

而跟叶大鹰混在一起的王老师,很快也学会了往剧组里加塞儿这一招。1994 年,他遇到一心水的北影姑娘。估计是打算自己捧的,没想到遭遇封杀。于是在远赴美国前,把她塞进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个姑娘,就是徐静蕾。

而《一场》的导演,是赵宝刚。

赵宝刚的《一场》,徐静蕾主演

1984 年王朔成名时,徐姑娘才 10 岁,还在练书法。他爸刚从灯泡厂辞职,下海创业。王朔写《狼狈不堪的生活》,就是婚外恋那点事。本子被毙后,冯小刚颓了,人生失去了希望。冯小刚颓,赵宝刚可没颓。

这时,他遇到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又一个大院子弟,有“内地琼瑶”之称的海岩。

海岩当初也是“海马工作室”的一份子。原姓侣,是红色女特工廖菱航之孙。退伍后,在北京当公安,闲来无事,写了 47 万字的《便衣警察》,自荐到出版社,结果爆了,拍成了电视剧。海岩成名时,冯、赵二人都还在打杂。

冯小刚开公司时,赵宝刚靠拍《无雪的冬天》赚了 30 万,也开了属于自己的“鑫宝源影视公司”,准备大干一场。正巧,《一场》写完,郑晓龙向海岩推荐他做导演。同时,王老师把刚毕业的徐静蕾塞进了剧组。

从此,赵和海岩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京圈儿电视剧的关系线,就从他俩延续下来。

不过,一个光拍,一个光写,还不够。1999 年,广电总局推进“制播分离”,先后有 24 家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拿到《电视剧制作许可证》。赵、海搭档,还差个投钱的。就在这时,“海润”的老板刘燕铭出现了。

刘早年是记者,1986 年进入北京电视台,任文艺部制片主任。改革后,下海经商,1995 年开始做影视界,还投资过冯小刚的《月亮背面》。冯小刚颓后,他就不投了。1997 年,刘燕铭成立“海润”,正式进军影视。

以《一场》这部剧为起点,“海润”投资的项目还有哪些呢?《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

没错,都是赵宝刚和海岩的剧。后来,海润不但拍电视剧,还拍电影。杜琪峰的《毒战》,就是海润投的。2001 年,海岩还掏了 250 万元,成为“海润”股东之一。可谓深度绑定。好友赵宝刚,也因此稳固了圈内地位。

赵宝刚与海岩的合作剧

自此,新时代影视的三个话语角色登场。

投资人、导演、编剧,这仨人,开始对“让谁红”产生重大影响。之后,赵宝刚这条线上,将带出孙俪、佟大为、文章、陆毅等一大票人。孙俪最后甚至成为“海润”股东。当然,这又是另外的故事。暂且不表,下回再聊。

还是先说回冯小刚。

1997 年,《一场》热播之际,冯导正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年近四十,劳碌半生。眼看要成了,王老师却走了。大腿抱不上,这可咋办啊?就在无比绝望时,韩三平找到他,说北影可以投资,拍一部贺岁片。回头看,那部电影的意义,远不止贺岁。

冯小刚终于要遇到王中军和马云了。

08

冯小刚的时来运转,也算是天意难违。

1992 年,中国观影人次降至 105 亿,发行、放映收入分别减少了 17.9% 和 15.7%。主管电影的领导头大,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1995 年,成龙用《红番区》告诉内地观众什么叫“贺岁档”。之前的春节,内地电影院门厅萧条,中影的人都说,过年谁他妈看电影呀?

结果成龙啪啪打脸,摘走 9500 万票房。

这一骚操作,想必启发了北影厂厂长韩三平。他立马找到冯小刚,说给你个机会,北影出 100 万,你拍个“贺岁片”吧。随后,紫禁城影业也投资。冯小刚四处找钱、找人,以极低的成本,拍出《甲方乙方》。

仔细看的话,《甲方乙方》透着无处不在的京圈儿背景。甚至可以说,它是冯小刚前半生混京圈儿捞得的人脉的集大成者。

剧本,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演员,英达、葛优,这不用说了;何冰、杨立新,人艺的,后者主演《我爱我家》;女主角刘蓓,是葛优拍《编辑部》时选的,后来演了《过把瘾》。客串,一个是刘震云,一个是王朔的发小叶京。他在片中饰演吃鸡暴发户,同样也是京圈儿的重要人物。

片中的坦克营,是叶京免费调来的。坦克一打火,就是五六千。当时冯把全副身家投到片中,几百万,根本不够花。

另外,紫禁城影业这个投资方,是北视中心跟其他几个单位改组后成立的。

冯小刚的翻身之作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背水一战。幸运的是,他赌对了。

影片上映,票房 3300 万,拉开贺岁片序幕。就在那年,跟哥哥一起做广告的王中磊看见《甲》的海报,心说,广告还能这么搞?

他给哥哥打电话,说想搞电影,让他留意。不久后,王中军偶遇前同事,问人家在哪儿发财。人家说,投资影视剧,赚了几个亿。

王中军当时就傻了,自己做广告做得风生水起,也没赚这么多钱啊。1998 年,经人介绍,王中军投拍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片子虽然没火,但靠广告,拿到百分百的利润。王动心了。

王中军也是军队大院的。他是侦察兵,退伍后在国家物资统计局上班,本想做刊物,没做成,靠设计杂志攒了一笔钱,去美国上学、打工,带着 10 万美元回国创业华谊,做广告。也不知道怎么,就拿到了中国银行全国 15000 多家网点的设计项目,然后又服务上了中石化、国家电力这些巨头。

短短几年,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项目,一般人怕是捞不着的。

《心理诊所》赚钱后,王中军的兴趣转到影视上。第二年,华谊又投三部电影,分别是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第一个,禁了,第二个,扑街。就冯的片子,赚了笔钱。

正是这次回报,坚定了华谊的信心。要掏一大笔钱,绑定冯小刚。

据说当时小刚并没有立马动摇,跑去和中影的人说,现在华谊开这么多钱,我只要你们给我开它一半,就铁了心给你们干。那时,整个电影市场还没起来,好多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中影当然没钱。

最终,冯小刚与华谊签约。

文艺兵和侦察兵,从此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2000 年,王中军找到巨头太合,说服董事长王伟掏了 2500 万元对华谊增资扩容,“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华谊入局后,以王中军、冯小刚为首的电影线,和以刘燕铭、赵宝刚为首的电视剧线,可算是把京圈儿资源彻底盘活了。当初这两个从北视中心走出来的普通市民家的孩子,也扬眉吐气,完成了话语权的升迁。

那一年,郑晓龙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刮痧》,获得华表奖。但它带来的影响,显然无法和冯的《大腕》比。也是那一年,王老师和叶大鹰,开了个“文化在中国”网站,一通小打小闹后,网站没了踪影。

随后几年,擅长资本运作的王氏兄弟,迅速扩张华谊的地盘、业务和势力,一步步加重自身话语权。与王伟分道扬镳后,2007 年,华谊的个人股东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五届主席马法来之子,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据说每次王中军去杭州,都可以直接住在马云的家里。马大佬也曾点拨他:“你要利用资本的优势。”

大佬、大哥和冯小刚

而那一年,郑将军刚拍出《金婚》,王老师为了《我的千岁寒》,又跳出来骂人。拍片的还在拍片,码字的还在码字。

江山代有大佬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资本风生水起后,影视的游戏规则变了。

新时代的大哥是谁,不言而喻。

09

在中国影视狂飙突进的年月,京圈儿一步步壮大。经纪人、导演、编剧、演员,纷纷登场,源源不断流入圈中,成为新的血液。

20 多年来,圈子带头大哥的身份变了,每个人说话的分量变了,圈子的人数变了,但整个圈子的生存风气,始终不变。

华谊增资扩张后,2000 年,收购“内地第一经纪人”王京花的公司。花姐带了 40 名艺人进入华谊。是谁牵的线不知道。反正早年陈道明刚红不久,就和花姐签了约。而陈和冯合作《一地鸡毛》后,建立深厚友谊。拍《唐山大地震》时,剧本都没看,冯一个电话,陈就接了主演。并告诉记者:“我和小刚的交情,根本不是钱的事儿。”

导演方面,华谊一气绑定了路学长、陆川、滕华涛三个工作室。路学长拍《卡拉是条狗》,葛优压阵。陆川《寻枪》,拉来姜文,连“中影掌门”韩三平都在片中露脸。

至于滕华涛,更神奇。

他爸是滕文骥,中国第四代导演。还有一个身份,是冯小刚的邻居。

1995 年,国产影视低潮期,别人都无戏可拍,从北电文学系毕业的滕华涛,居然顺利指导《新言情时代》。这部戏的女主是谁呢?

巧了,是王老师的时任女友,徐静蕾。

跟华谊签约后,滕华涛得到力捧。能力有限,一直不温不火。随后,滕华涛转去拍电视剧,《双面胶》《蜗居》《裸婚时代》。拍一部爆一部。并捧红一个叫文章的演员。而文章红,还是因为马伊琍。马来自上海,却是滕华涛的铁血闺蜜,连相亲都带他一起。

马伊琍早年走近京圈,又是因为另一个大院出身的导演,管虎。

管虎他爸是北影厂演员。幼年在胡同长大,13 岁才搬回大院,一身匪气,拍东西剑走偏锋。代表作《黑洞》,陈道明主演的。马伊琍在里面演一个三陪女。两人当年恋爱,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而路学长、滕华涛和管虎,加上一个拍王老师《看上去很美》的张元,都是所谓第六代导演的主力军。

滕华涛,白百何,文章

滕真正叫得响的电影,是《失恋 33 天》。也就是这片儿,捧红了文章和白百何两人。只不过,两人出道,要托另外一老哥的福。

那就是王老师的发小,但比王老师还要浑的叶京。小时候,王朔都是跟在叶京屁股后面的。退伍后,叶京开菜馆,他挂了个法人名。后来清查投机倒把,查到叶京,也连累了王朔。王朔这才离开单位。这俩人,是一条裤子的交情。从美国回来后,王遭遇精神危机,人颓了。直到 2006 年才现身。

后来才知道,王老师那年小说还没写完,根本没打算出来。是被叶京的一部电视剧给惊了。这部电视剧,就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拍戏时,叶京说要比着徐静蕾找演“乔乔”的人,找来找去,找到了白百何。而文章,是最早定的女主高圆圆给介绍去的。就在这部根据王老师早年三部小说改编、反应大院子弟青春的戏里,文章和男主佟大为,建立了友情,白百何跟海军大院的陈羽凡,建立了爱情。

两人由此进入京圈。而佟大为这边,又拴着赵宝刚。

早年拍《玉观音》,佟大为并非海岩心目中的人男主。但在贵人相助下,佟大为签到了王京花的经纪约,由此进组,被赵宝刚力捧。后因公司利益,赵宝刚没再与海岩合作,转而从郑晓龙手中拿到石康的《奋斗》。对人生奋斗颇有感触的赵宝刚,赶紧又叫来佟大为。佟大为,又推荐了文章演向南。

叶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至于吴亦凡,那是徐静蕾老师铺的路。

王朔虽隐退江湖,但京圈儿的资源还在。徐才女拍《我和爸爸》,主演是叶大鹰。她的《梦想照进现实》,本子是王老师亲笔。当年电子杂志《开啦》上线,第一期就访问叶京。四子之一吴亦凡归国,要进影视圈。徐静蕾拍了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让他演,编剧的名字,你看,又是王朔。

后来管虎的《老炮儿》,吴亦凡又顺利进组。

至于另一位归国艺人鹿晗,和所谓“京圈格格”恋爱,接到《上海堡垒》的资源,已是人尽皆知。《上海堡垒》扑街时,以马伊琍为首的一帮京圈朋友,还上微博硬撑。

那场面,真是中国影史上千载难逢的奇景。

10

2012 年,滕华涛大婚,司仪是陈羽凡,到场祝福者,皆为京圈儿名流,韩三平、王中军、冯小刚、赵宝刚、王京花等等等等。据说这场聚会上,白百何拿到了《私人订制》的女主,一步踏入京圈最核心资源圈。想想几年前,她还在给王珞丹配戏。

转眼之间,就借风上了青云。

《私》脱胎于《甲方乙方》,新人上位,一个轮回

其他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比如李诚儒是赵宝刚在北影进修的同学,后来演了《重案六组》。而当时跟李配戏的,还有个叫侣萧的孩子。他是海岩的儿子。为了转运,改名为侣皓喆,后又改成侣皓吉吉,并拍了一部爆款,叫《太子妃升职记》。

短短十年间,圈子一步步壮大,彼此扶持、互相造血。这些人,要么同一个出身,要么同一所学校,要么是情侣,要么是挚友,要么合作伙伴,要么权钱关系。你带着我,我带着你,一个帮衬一个,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圈子内部,彼此之间,都像马未都点明王、冯二人关系的那个中性词:相互利用。

说到底,这和上世纪玩的那一套人脉,大同小异。新世纪京圈儿里一拨又一拨人进进出出,不过是在新环境下,上演了一出出老戏。

也没什么好酸的。

世间人情场、利益局。

你为我办事儿,我再为你办事儿。

咱中国人,好这口。

无论什么圈,多少事不都是这么办下来的?

朝中无人莫做官,圈内无人莫演戏。

而在一个挤得头破血流的游戏场里,谁能进入圈子,怎么进入圈子,如何能像 80 年代的冯、赵二人一样,从一个无名氏,成为一个圈子的核心,这里面,想必要付出许多代价,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为人艺术。

还是管虎在《老炮儿》里说得好啊:“这个世界,不是你们小老百姓能想象的。”

有趣的是,离上一位京圈儿带头大哥王老师失势,已经过去快 23 年了。

而在被小崔报完一仇后,新一代领头人是去是留,命运就掌握在管虎的新片手里。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无知者无畏》,王朔

[2]《郑晓龙:三十年国剧旗手》

[3]《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

[4]《我和王朔》,叶大鹰,三联

[5]《扶冯小刚一程的那些人》,同上

[6]《非常道·专访管虎》,凤凰网

[7]《海岩:各领风骚三五天》

[8]《叶京:一半是自己,一半是王朔》,新周刊

[9]《兄弟:王中军、王中磊和他们的“国王班底”》,商业人物,迟宇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宅总有理(zmrben115),作者:宅少